残胃癌的概述
残胃癌简介
残胃癌(cancerofgastricremnant)亦称胃手术后胃癌。因其既可发生于胃大部切除后的残胃内,亦可发生于单纯胃肠吻合,单纯穿孔修补或迷走神经切断后的全胃内。一般认为应限于胃非癌瘤性病变手术后发生的胃癌,若因恶性病变而作手术者则应指手术后20年以上发生的胃癌。残胃癌占胃癌的0.4%~5.5%。残胃癌的发生率与首次手术方式有关。胃次全切除术后作毕氏Ⅱ式和单纯胃空肠吻合术者比毕氏Ⅰ式者更易发生残胃癌。残胃癌的好发部位是吻合口,但亦可弥漫发生于整个残胃。
残胃癌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什么是医保疾病?
别名:胃手术后胃癌
发病部位:胃
传染性: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胃的良性疾病切除术后10~15年
相关症状: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胃纳减退,食欲较差,持续性疼痛,大便黑色
残胃癌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肿瘤科,胃肠外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愈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45-65%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手术治疗
相关检查:气钡双对比造影,胃钡餐造影,p53基因
相
残胃癌的症状
残胃癌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残胃癌症状,尤其是残胃癌的早期症状,残胃癌有什么表现?得了残胃癌会怎样?
残胃癌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轻微消化道症状,无典型性。
晚期症状:上腹部无规律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症状者。
相关症状: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胃纳减退,食欲较差,持续性疼痛,大便黑色
一、症状
与一般胃癌大致相仿。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始突然发生胃纳减退、体重减轻、粪便隐血,以及中上腹持续性疼痛且不能被制酸解痉药物缓解等症状,为本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由于手术改变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X线钡餐造影常可遗漏较小的病灶,故确诊率为50%左右。
胃镜检查并作可疑部位的粘膜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其确诊率在90%以上。
残胃癌的病因
残胃癌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残胃癌的病理病因,残胃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残胃癌病因
一、病因
1.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后,胃呈低酸或无酸状态,加以胃泌素分泌下降使保护性粘液减少,胃粘膜逐步萎缩。而胃手术后的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反流更损害胃粘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乃是残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2.胃手术后胃酸减少,有利于细菌在胃内的生长繁殖。细菌毒素及胆汁被细菌分解的代谢产物,可有促癌作用。而含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更能促进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在这些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下,胃粘膜可能癌变。
3.胃手术后的疤痕、甚至不吸收缝线的刺激,亦可能是残胃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总之,胃手术改变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胃更多地暴露于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之下,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残胃癌即可发生。
残胃癌的鉴别
残胃癌的治疗方法
残胃癌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残胃癌的治疗方法,治疗残胃癌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残胃癌应该吃什么药。
残胃癌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肿瘤科,胃肠外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愈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45-65%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手术治疗
残胃癌一般治疗
残胃癌辨证论治
- 残胃癌一般治疗
一、治疗
手术治疗:一旦确诊即应手术探查,尽可能争取作根治术。
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后,胃呈低酸或无酸状态,加以胃泌素分泌下降使保护性粘液减少,胃粘膜逐步萎缩。而胃手术后的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反流更损害胃粘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乃是残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胃手术后胃酸减少,有利于细菌在胃内的生长繁殖。细菌毒素及胆汁被细菌分解的代谢产物,可有促癌作用。而含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更能促进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在这些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下,胃粘膜可能癌变。
胃手术后的疤痕、甚至不吸收缝线的刺激,亦可能是残胃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总之,胃手术改变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胃更多地暴露于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