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眩晕的症状病因
病因特点:
1、前庭系统退行性改变
老年性组织退行性改变可发生在前庭系统任何部位在一侧或两侧,研究证实老年人前庭系统可出现耳石器、壶腹脊和囊斑上皮变性、球囊膜破裂、囊斑毛细胞减少20%、壶腹脊毛细胞减少40%,内淋巴液管及内淋巴囊壁钙沉着及玻璃样便、前庭中枢神经元减少等一系列病变。由于传入的信息不对称,前庭中枢不能正确分析而出现眩晕或头晕感。
2、多系统病变
身体平衡由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相互协调维持,其中前庭系统是最重要的,但由于双眼屈光不一致使视觉系统传入中枢的信号不对对称或脑血管病后位于大关节处的本体感觉系统传入中枢的信号不对称,都可使老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眩晕,所以也可以说眩晕也是一种视觉、本体感受器及前庭系统有机平衡体系的紊乱在机体的一种表现。
3、中枢性眩晕多于周围性眩晕
老年性眩晕约一半为中枢性疾病,1/4为周围性病损,表现为前庭毛细胞和前庭神经节细胞退变,有人分析64名老年性眩晕患者,其中脑病变者占36%,前庭用周病变35%,前庭中枢性病变13%,脑干缺血2%,其他占14%。国外成年人群中眩晕发病最多的良性位置阵发性眩晕(34.
老年性眩晕的诊断详述
诊断作出无诊断的最基本要素:眩晕种类、持续时间、强度、伴随症状。
1、病史分析
(1)根据眩晕的表现形式,单次发作或多次发作,是否伴发耳蜗症状脊神经系统症状等,鉴别是前庭性还是非前庭性,若是前庭性则鉴别是中枢性还是周期性。(2)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史是老年性眩晕的重要病因线索。(3)代谢疾病(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低)及其他系统病史。(4)耳药物中毒史、耳手术史、头部外伤史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可排除常见外周眩晕病因。
2、 伴随症状
(1)眼震:是眩晕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对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周围性眼震:共轭的水平等的或水平-旋转的,朝向有病变的迷路时最显着,其快速运动成分是离开病侧指向健侧。
·中枢性眼震:可以是水平的或垂直的,其快速成分的方向与注视方向相同,可向任何一侧,也可能是摆动的或两眼震颤不同步。显着的旋转性眼震,向上或向下注视时所引起的无一定方向的眼球震颤,多是起源于中枢系统的病变。
(2)共济失调:支保持平衡的随意运动协调不良。中枢性眩晕常可出现共济失调,根据症状可判断发病的部位:皮质脊髓束受损,可引起肢体随意